運動毛巾,在大家印象中就是拿來擦汗用的,對吧?但其實一條好的運動毛巾,背後的學問可大了!不只是把水吸乾那麼簡單,它還要能快乾、透氣、不臭,甚至要對皮膚友善,做出最符合台灣運動員需求的運動毛巾。
大家可能都聽過純棉毛巾,覺得吸水力很好。沒錯,棉纖維的確天生就有很多小孔洞,吸水能力一流。不過,純棉毛巾有個小缺點,就是「乾得比較慢」。當你運動完汗流浹背,如果毛巾一直濕答答的,不只擦起來不舒服,濕氣悶在裡面還容易滋生細菌,產生異味。
所以,現在市面上很多運動毛巾會加入一些「好夥伴」來補足棉的不足。最常見的就是聚酯纖維(Polyester),也就是大家常說的「排汗衣」材質。聚酯纖維最大的優點就是快乾,而且強度夠,比較耐用。
但光是把聚酯纖維跟棉混在一起,就能做出好毛巾嗎?這可不一定!比例的拿捏、纖維的種類,都是很重要的。舉例來說,我們現在有很多異形斷面纖維的技術。一般纖維都是圓形的,但我們可以把聚酯纖維做得像「十字型」或是「多角形」,這樣纖維跟纖維之間就會形成更多的空隙,不只可以加速水分傳遞到表面蒸發,還能讓毛巾摸起來更柔軟蓬鬆,這就是我們常說的「吸濕排汗」功能。
最近大家應該都有看到新聞報導,全球對於永續環保的意識越來越高,很多品牌開始採用再生纖維,像是用寶特瓶回收製成的再生聚酯纖維。這不只是愛地球,技術好的話,這些再生纖維做出來的毛巾,功能性一點也不輸原生纖維喔!泓棨毛巾工廠也一直有在關注這方面的發展,未來我們也希望將更多環保材質導入運動毛巾的生產中。
有了好的「骨架」(纖維),再來就是怎麼把它們變成一條毛巾的「血肉」了。這就是織造的學問。大家摸到的毛巾,表面一圈一圈的,那個叫做「毛圈」。毛圈的長短、密度,都會影響毛巾的吸水性跟手感。
運動毛巾通常會講究輕量化和快乾性。所以織造的時候,我們會考量到毛圈的設計。有些會採用比較短的毛圈,甚至沒有毛圈的超細纖維織法(Microfiber),它的原理是利用極細的纖維製造出更多的表面積,讓水分被「抓住」而不是「吸進去」,這樣就能更快蒸發。這種毛巾的觸感會比較滑順,而且去汙力也很好,很多運動員會喜歡。
但有些運動員還是偏愛純棉毛巾那種「厚實」的吸水感。這時候,我們會透過調整織機參數,讓棉紗線織出來的毛圈更立體、蓬鬆,增加空氣的流通,即使是純棉也能有更好的乾燥表現。
台灣紡織業的優勢,就在於我們不只會做,更懂得客製化。泓棨毛巾工廠就有這種彈性,可以根據紡研所得研究數據和運動員的回饋,調整紗線配比、織造方式,甚至是後續的染整加工,讓毛巾的吸水速度、乾燥時間、甚至手感都能達到最佳狀態。這就是台灣製造的軟實力,不是只看價格,更看重「研發」跟「品質」!
與泓棨的合作,就是在不斷地實驗與調整,希望把這些看不見的「黑科技」融入到每一條運動毛巾中,讓台灣的運動員們在場上盡情揮灑汗水,不用擔心毛巾的表現。
沒有訊息